
1951-1982-百利金"以條紋作標誌"的鋼筆
百利金“以條紋作標誌”的鋼筆
在二次大戰後由於鋼筆的銷售增加,而鐵膽汁堅果墨水的使用減少了,由於當其還處液狀時其顏色是藍色的,但一旦乾燥由於氧化會變為黑色。此外由於彩色墨水逐漸受到歡迎,隨著時間的發展,皇家藍的墨水逐漸盛行。此種墨水是豔藍色。其表面張力被調製成流暢但不強的墨流而且具有在紙上快乾的效能,但在筆尖上又不容易乾掉。甚至在一陣子沒使用,其墨水亦不致於產生殘餘物。
在1950年,在經過數年的發展之後,百利金400型鋼筆誕生了。其獨特的綠與透明條紋的儲墨筆桿成為百利金鋼筆的象徵顏色,時至今日仍被保留下來。
在大戰期間,著名的鵜鶘喙狀筆夾就已經被創作出來。棕色玳瑁紋或黑與透明線條的筆桿被設計出來。500系列的款式其筆蓋及筆桿套筒由合金製成。型號600的前述零件則鍍上14K金。
在1952年,型號140誕生了。如同在1932年Rappen以較低價格繼承了型號100,140鋼筆的售價為16.5馬克,以此保障了400鋼筆,其售價為25馬克。這款鋼筆有黑色,藍色,綠色及灰色等。在1954年推出了透明綠條紋筆桿,其價格為15馬克。在1955年,百利金被認定為最後一家書寫工具製造商,隨著時間的遷移,百利金製造了與鋼筆一致的原子筆,百利金稱其為"滾珠筆"。今日眾所週知的鋼珠筆直到1970年代百利金才加入其產品線。
在1956年型號400及500被400NN及500NN所取代。如同其前所取代的400NN 的售價為25馬克,是當時市場上同類型產品的領先者。

Pelikano及其墨囊入墨系統
在1958年開始推出型號P1系列而由此開創了一個百利金製造鋼筆的新紀元。該鋼筆的筆尖完全被包覆並有一個保溫的墨水導墨器,以改善漏墨的問題。最初仍舊配備差動式活塞上墨系統。
在1960年,Pelikano上市-它是第一支經由書寫專家,老師及學生做為基礎研究所製造出來的學生學習用鋼筆。其優點為-保溫的墨水導墨器,墨囊入墨系統,重量輕,摔不破的鋁製筆蓋,藍及銀色的顏色組合-藉由在電視上的廣告使得這款鋼筆在市場上領先群倫。
這些年來,由於大量使用原子筆,瓶裝墨水的使用量減少很多。瓶裝墨水的銷量大減,尤其是小瓶的78號墨水。卡式填充系統現在成為市場主流,直至今日百利金在漢諾威附近製造這些卡式墨水管,因此使得墨水的生意再次獲得利潤。鋼筆的墨水以其傳統的品牌命名為4001。
受到Pelikano筆獲得巨大成功的激勵,百利金為成人推出型號P15及P25。儘管他們和Pelikano有相同的外形,但其差別在這些筆裝配著一個K金尖。
接下來的數年間,由於教師們的新需求,Pelikano鋼筆在筆尖及外形上作了改變。對成人所製作的各種筆款也作了相同的改變,然而,多提供了一個活塞入墨系統作為選擇。儘管有著這些型號,但是百利金從來沒有試圖去維持其由型號M400所獲得的市場地位,以致於1956年這些型號停產。
“1982-至今-鋼筆的復興” 延續其歷史
